黄淮学院2022年诚聘高层次人才公告
一、学校简介
黄淮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战略研究试点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所在地驻马店市,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京广铁路、京深高铁和106、107国道纵贯南北,京港澳、大广、新阳、沪陕、焦桐等高速穿境而过,区位独特,交通便捷。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760亩,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1万人。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近6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200余人。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59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农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7个;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中心和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17个。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专业设置齐全、设施设备先进,综合实力雄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0年度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地市级医院排名140名。2020年度河南省三级医院DRG绩效分析中,医院综合能力排名全省第三名。
学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内200多家大中型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组建“黄淮学院合作发展联盟”,并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与英国、印度、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7个国家的20余所知名大学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4-2021年,学校连续承办了八届教育部“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二、高层次人才基本要求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素质、立德树人、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德才兼备、身心健康。
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科研潜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科研创新意识、社会服务能力和管理协调水平。
三、高层次人才类别与条件
(一)学科领军人才(A类)、学科带头人(B类)、学科方向负责人(C类)、学术骨干(D类)。条件要求详见《黄淮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有意者请电话咨询。
(二)博士毕业生(E类)
基本条件要求:政治立场坚定,身心健康,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硕士、博士阶段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符合“引进计划的岗位需求”(详见《黄淮学院2022年度博士研究生人才引进计划》)。
根据近5年内取得的科研业绩,分为3个档次:
1.博士毕业生(E1)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工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或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2)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人(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且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毕业生在SCI一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毕业生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篇。
(3)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项且能将项目转入我校的,人文社科类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工科类在SCI三区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4)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
2.博士毕业生(E2)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人文社科类博士毕业生在SSCI、A&HCI或我校认定的本学科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理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二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三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EI核心版期刊论文相当于SCI三区期刊论文)。
3.博士毕业生(E3)
除符合基本条件外,须具备下列条件:
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在CSSCI(不含扩展版)期刊发表论文1篇;理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三区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在SCI四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工科类博士研究生在SCI四区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上。
4.体育、音乐、美术、设计等方面博士毕业生的补充条件
具体条件见附件三。
上述论文均要求本人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人文社科类博士或理工科类博士发表的本专业研究方向的SCI或SSCI正规期刊学术论文,经学校委托相关专家认定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可以作为业绩条件。
四、高层次人才待遇与聘期
(一)待遇
1.学校为其提供丰厚的薪酬、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优厚待遇(见表1)。
表1.黄淮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一览表
人才类别 |
住房 |
安家费(万元) |
税前薪酬(万元) |
科研启动经费(万元) |
|||
文科 |
理科 |
工科 |
|||||
学科领军人才(A1、A2) |
待遇面议 |
||||||
学科带头人 |
免费提供 |
100 |
年薪80 |
100 |
300 |
600 |
|
学科带头人 |
80 |
年薪60 |
80 |
200 |
300 |
||
学科方向负责人(C) |
免费提供130平米住房,在服务期8年期间免费居住;服务期满8年后,若继续在学校工作满8年,住房居住权归己所有。 |
60 |
年薪30 |
30 |
50 |
100 |
|
学术骨干(D) |
60 |
执行学校工资标准 |
25 |
35 |
50 |
||
博士毕业生 |
E1 |
60 |
20 |
30 |
40 |
||
E2 |
35 |
15 |
20 |
30 |
|||
E3 |
20 |
10 |
15 |
20 |
2.其他说明:
(1)E类人才入职后实际待遇实行动态管理,入职三年内科研成果达到更高档次要求的,根据所达到档次提升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入职后第一年以原单位为署名单位发表的科研成果可以作为动态管理升档的业绩条件,入职后第二年和第三年发表的科研成果必须以黄淮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才能作为升档的业绩条件)。
(2)未取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者,享受副教授待遇;已取得副高级职称者,享受教授待遇。期限均为5年。
(3)聘期内完成规定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者,享受博士学位津贴3000元/月。
(4)提供每月1500元的租房补贴,发放1年(住房装修期)。夫妻双方均为博士研究生的,限1人享受租房补贴。
(5)2022年引进时其配偶也是博士研究生,且符合招聘条件和引进计划的,可根据其类别享受对应的待遇,但夫妻双方只享受一套相应的住房,同时,学校额外补贴给夫妻双方共40万元。
(6)原则上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其配偶为全日制普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能适应教学工作,所学专业与现有本科专业要求相符的,按照有关政策安排工作;不安排配偶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增加安家费6万元。
(7)博士后来校工作后,可根据河南省有关政策,学校积极协助申报博士后留豫来豫工作安家费。
(8)学校在相应学区(黄淮学院附属小学驻马店市第二十七小学、黄淮学院附属小学驻马店市第三十三小学、黄淮学院附属中学驻马店市实验中学)帮助协调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二)聘期
1.A、B、C、D类人才的聘期原则上为3-8年,具体执行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聘任协议中约定。
2.E类人才的聘期分为四年和八年两档,应聘人员可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凡选择四年聘期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减半,学校为其提供国际人才公寓免费居住(如学校暂无房源,聘期内每月提供租房补贴1500元);凡选择八年聘期的,学校为其提供130㎡的住房,服务期满8年后,若继续在学校工作满8年,该住房居住权归己所有。
五、有关情况说明
1.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分别投递至人事处邮箱或二级学院联系邮箱。
2.以各用人单位为主组织招聘的相关事宜,全年常态化招聘。应聘人员应提供成果、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面试和试讲按照《黄淮学院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办法》进行。
3.学校人事处及时受理各用人单位推荐的拟同意引进的博士研究生材料,经学校研究后回复各用人单位,办理相关接收手续。
4.当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入职后可报销一次往返路费及住宿费用。
5.本公告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6.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大道76号 黄淮学院北校区综合楼人事处307室
邮编:463000
联系人:曾 辉 刘会丽
联系电话:0396-2853066
人事处邮箱:rsc@huanghuai.edu.cn,【快捷投递:点击下方“立即申请/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
学院网址:www.huanghuai.edu.cn
附件:
1.《黄淮学院2022年度博士研究生人才引进计划》(附后)
附件1:
黄淮学院2022年度博士研究生人才招聘计划 |
|||||
学院 |
学科及专业 |
招聘人数 |
任职要求 |
岗位职责 |
联系方式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丁如剑 电话:0396-2853407 邮箱:dingrujian2008@126.com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赵中 电话:0396-2869980 邮箱:zhaozhong8899@163.com |
应用数学 |
1 |
||||
计算数学 |
1 |
||||
基础数学 |
1 |
||||
运筹与控制 |
1 |
||||
动画学院 |
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王春华 电话:0396-2912853 邮箱:sunrisefe@qq.com |
戏剧与影视学:动画、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方向 |
2 |
||||
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
2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形图像处理 |
2 |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 |
4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有实践经验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吴海涛 电话:0396-2853618 邮箱:wht@huanghuai.edu.cn |
河南省智慧照明重点实验室 |
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等相关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吴海涛 电话:0396-2853618 邮箱:wht@huanghuai.edu.cn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 |
2 |
||||
国际教育学院 |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机械类、仪器类等相关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王保宇 电话:0396-2853006 邮箱:wby0371@126.com |
管理学:会计学 |
1 |
||||
艺术设计学院 |
艺术学:美术学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李伟力 电话:0396-2869973 邮箱:992280533@qq.com |
设计学:环境设计 |
2 |
||||
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 |
2 |
||||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
制药工程、药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李荣强 电话:0396-2853632 邮箱:627105681@qq.com |
文化传媒学院 |
文艺学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朱占青 电话:0396-2853298 邮箱:hnzzq6509302@163.com |
外国文学 |
1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1 |
||||
网络与新媒体 |
1 |
||||
体育学院 |
体育学、医学相关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赖学鸿 电话:0396-2879191 邮箱:10668652@qq.com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械类、计算机类、控制类、电子信息类、电气与能源类、金属材料加工等相关专业 |
4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魏雪峰 电话:0396-2888982 邮箱:jkxwlsy@126.com |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
发酵工程相关专业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刘军和 电话:0396-2853021 邮箱:liujunhe79@126.com |
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 |
2 |
||||
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专业 |
2 |
||||
园林相关专业 |
1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乔虹 电话:0396-2853002 邮箱:836896138@qq.com |
金融工程、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投资学等专业 |
2 |
||||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人文地理等专业 |
1 |
||||
应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国际贸易、世界经济等专业 |
1 |
||||
建筑工程学院 |
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与测绘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陈秀云 电话:0396-2853579 邮箱:cxy0396@126.com |
工程管理、智能建造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结构工程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桥梁与隧道工程、 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 |
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1 |
基本条件: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属于同一学科),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或“双一流”建设学科毕业的博士毕业生。 (2)当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400名之内的海外高校毕业的博士毕业生。 优先条件:功能建筑材料及新型高分子防水材料方向或固废高性能化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功能型水泥基材料设计与制备等。 |
|||
建筑学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外国语学院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 |
2 |
本科为英语/日语/俄语专业,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 教学科研业绩要求:能带团队,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不含扩展版)、SSCI、A&HCI检索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至少1篇。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赵春红 电话:0396-2853171 邮箱:20070502@huanghuai.edu.cn |
能源工程学院 |
能源动力类、能源电气类、能源电子类、能源控制类、机械能源类、能源材料类等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 |
4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刘文富 电话:13939640534 邮箱:wfliu2301@163.com |
物理学、光学工程、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类)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
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 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邵莲芬 电话:0396-2888276 邮箱:535792721@qq.com |
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史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新闻传播学:新闻学 |
2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与舞蹈学 |
2 |
专业院校或综合类大学毕业的音乐理论专业博士,年龄35岁以下。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王伟平 电话:0396-2869925 邮箱:1395964886@qq.com |
嫘祖服装智能制造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高有堂 电话:13733126608 邮箱:gaoyoutang@163.com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
教学科研 |
|||
天中学刊编辑部 |
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文科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史历 电话:13703965195 邮箱:shili6699@163.com |
建设工程质量 检测研究中心 |
土木工程、力学及相关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杨德磊 电话:0396-2853281 邮箱:20070916@huanghuai.edu.cn |
天中历史文化研究所 |
历史、文学、政治、哲学、中共党史等相关专业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郭超 电话:0396-2853276 邮箱:guochao65@126.com |
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 |
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 |
2 |
教育学方向或其他人文社科专业。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张静 电话:0396-2853100 邮箱:517349902@qq.com |
医学院 |
基础医学 |
2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放射医学相关基础医学方向,具有高校中级以上职称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陈兴华 电话:0396-2639978 邮箱:zhangjingvv@126.com |
药学 |
2 |
药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生药学、临床药学、药剂学等相关专业,具有高校中级以上职称者优先 |
|||
临床医学 |
2 |
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急诊医学、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等临床医学相关专业,具有高校中级以上职称者优先 |
|||
护理学 |
1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康复治疗学、医学影像技术 |
2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
黄淮学院直属附属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
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 |
16 |
本硕博专业一致或相近者优先。 |
教学科研 |
联系人:叶蕊 电话:13525319896 邮箱:zmdszxyy2926211@126.com |
合计 |
|
116 |
|
|
|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高校博士招聘网”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1753852276@qq.com。